澳門高華酒店考研面試的四大雷區
[博主按:這是本人寫的,已發《中國研究生》2020年第2期。]我作為“面試官”,參加考研面試近十年了。坐在面試現場,有時候我感到“忍無可忍”。很多“面經”都說要注重穿著和禮貌,但這些經驗都只是“大路貨”。讓“面試官”感到“忍無可忍”的,究竟是什麼呢?簡歷上堆滿了各種活動走進面試現場,你拿出一份簡歷和一疊證書。簡歷的內容非常豐富──“會修自行車”“參觀楊浦區敬老院”“擔任吃貨部落店長、密室逃脫解說員、課外輔導教師”。然而,你羅列的內容越多、越雜,你就離讀研夢想越遠。“面試官”會想:你是在報考本專業的研究生嗎?你到底有沒有恆定的興趣?這些興趣和你報考的專業有什麼關系?你到我們這兒讀研,會不會也這麼“忙”?你做了這個、做了那個,但哪一個是能夠把別人一下子比下去的“拳頭產品”?如今研究生導師面臨著很重的科研壓力,研究生也有畢業要求,比如在SCI刊物發表論文。換而言之,做科研才是導師看重的。你的簡歷上列出了參加的很多活動,這是院系研究生工作組組長樂見的──他/她需要你充實研究生團學聯。但很遺憾,他/她不在面試現場。每個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愛好,但把自己的愛好拿出來“秀”,得看場合,在什麼山上就得唱什麼歌。比如,我寫博客獲獎,並在報刊雜志發表160多篇通俗文章,這些“成績”對我申請我們學校“網絡育人”“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項目絕對有加分作用;然而,我絕對不會把這些信息展示在我的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中,因為評審人會想“這家伙不務正業”。所以,想一想“面試官”看到你的簡歷時的感受吧。你參加“挑戰杯”或者“互聯網+”大賽獲獎,OK!你獲得你們學校“學術之星”稱號,OK!你參加你們學校科創項目,OK!你擔任你們學院團學聯副主席,OK!但不要什麼內容都往簡歷上“傾倒”,那會給人一種“該生興趣愛好太廣泛、不自信(需要用大量外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還生怕別人不知道)”的感覺。英語面試回答不對路英語面試往往包括英語自我介紹和“看圖說話”。很多學生都看了網上的“自我介紹”模板,像背書一樣脫口而出。然而,有的學生“自我介紹”的表現讓人感到忍無可忍──就像開無軌電車一樣,一個勁地說下去(把後面本該在專業面試中用中文回答的內容也說了個遍),或者轉而介紹起了自己的家鄉、自己所在的大學。考生“看圖說話”的表現也參差不齊。有的學生抽到一張圖,想一想之後,能夠非常流利地講出來。而有很多考生一上來就說“這張圖顯示了……”,說了幾句話之後,竟啞口無言!這時,我心想:肯定“掛”了!親愛的同學,你覺得老師是想讓你精確描述這張圖嗎?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描述這張圖,那麼你講幾句就講不下去了!“看圖說話”沒有標準答案,關鍵是──你能否用英語流利地說上三分鐘,基本意思清楚,有些邏輯。圖只是提供了一個“話題”,一個讓你說話的“由頭”,你不能機械地說“這張圖顯示了……”。講述話題要從寬廣(背景)到具體(圖、事),再到寬廣(展望)。比如一張圖顯示一座城市充滿霧霾,行人紛紛戴上口罩。你首先要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