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支單機-中國醫師節 作者:benson 2020 年 9 月 5 日 B站逃離遊戲依賴症 強化動漫定位原標題:B站逃離遊戲依賴症 11月19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發布了2019年三季度財報,營收18.6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非遊戲業務營收佔比首次達到50%。上市後的7個季度,B站非遊戲營收佔比不斷提升,逐步打消了“營收嚴重依賴遊戲”的質疑。營收結構的階段性變化,13支單機對平衡風險有直接利好,不過由于銷售和營銷費用增長,B站仍未盈利,調整後淨虧損3.4億元,同比增長70%。 營收五五分 2019年三季度,B站營收出現階段性變化,遊戲和非遊戲營收均為9.3億元,這是兩塊業務營收首次五五分。 財報顯示,B站營收來自于遊戲、直播和增值、廣告、電商及其他業務。2019年三季度,B站遊戲營收9.3億元,同比增長25%;直播和增值服務營收4.5億元,同比增長167%;廣告營收2.5億元,同比增長80%;電商及其他業務營收2.3億元,同比增長703%。 自2018年3月上市至今,B站的營收來源未變,中國醫師節不過各業務佔比變化不小。 根據招股書,2017年B站營收24.68億元,其中遊戲業務營收20.58億元,佔比83.4%;直播及增值服務營收1.76億元,佔比7.1%;廣告營收1.59億元,佔比6.5%;包括電商在內的其他營收0.76億元。 因為遊戲營收佔比過大,剛上市的B站陷入“一條腿走路”、“遊戲公司”的質疑,一年半後,B站非遊戲營收追平遊戲營收。 與B站一樣,愛奇藝在2019年三季度也到了分水嶺,直接反應內容質量的會員營收37億元,營收佔比首次超過50%。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視頻網站的營收結構開始越來越健康。 營收平衡是B站的既定計劃,“未來遊戲仍然會是非常重要的收入組成,不過,直播、廣告和週邊消費的總營收可能會超過遊戲”,B站董事長兼CEO陳叡在上市時即表示。 “從依賴遊戲,到遊戲和非遊戲平分,這說明B站抗風險的能力在增強,但並不意味著遊戲商業化這條路不對”,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說,“遊戲的毛利率高,又和視頻有契合度,是泛娛樂類平台現在以及未來重要的營收來源。” 尚無盈利時間點 目前,遊戲仍然是B站最大的營收來源,也是B站淨虧損擴大的原因。 2019年三季度,B站調整後淨虧損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億元增長70%。北京商報記者對比數季度財報發現,從2018年三季度開始,B站的淨虧損就開始擴大。 B站方面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主要是因為2018年初,澳門旅館遊戲版號停止發放,到年中版號影響了遊戲營收的提升”。但是對于盈利的時間點,榮成非法捕撈事件相關隊長被停職該人士未予以回應。 拋開行業性因素,B站的淨虧損增長還因為運營費用增長。2019年三季度,B站總運營費用7.74億元。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3.64億元,同比增長85%。B站在財報中解釋,這主要是因為暑假期間B站品牌相關的渠道和營銷費用增加、遊戲推廣費用及銷售和營銷人員人數增加,以及與B站電商相關的履行成本增加。 一般和管理費用在2019年三季度是1.63億元,同比增長48%,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與人員有關的費用增加等。研發費用2.5億元,同比增長69%,主要因為研發人員人數增加、股份制薪酬費用增加以及其他研發費用增加。 事實上,視頻類網站目前均未實現盈利,與同類平台動輒數十億元的淨虧損額相比,B站3.4億元的淨虧損不足個零頭。 加大投入沒能讓B站盈利,但拉動了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 2019年三季度,B站月均活躍用戶1.28億,同比增長38%,季度新增月活用戶數創新高;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首度破億,同比增長43%至1.14億。單個月活用戶所帶來的營收同比增長25%,月均付費用戶數795萬,同比增長124%。 強化動漫定位 對于用戶增長,美廉社 口罩B站COO李旎從自然增長和主動獲得兩方面做了詳細介紹。“依靠口碑相傳的自然增長,仍然是B站用戶增長非常重要的一塊,B站從應用商店、廠牌合作和流量平台等主動獲得流量的合作也會持續進行”,李旎說,“2018年B站新用戶的付費率明顯高于2017年,最近一個季度的新用戶付費率也明顯高于之前的數據。” 陳叡對B站整體用戶規模增長也持樂觀態度,他的信心來自于B站的創作者驅動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用內容做基礎,用AI推薦算法提高分發準確度,提高用戶黏性。用戶對好內容的口碑傳播,又反向拉動內容供給,保證用戶增長”,在李錦清看來,“這其實是大部分網絡視頻,甚至是泛娛樂化平台的邏輯,並不是B站獨有的模式,區別在于B站有UGC基因,最初是由動漫迷聚集起的社區。” 在一系列內容品類擴張後,當下B站更多在強調自己的動漫定位,這是它的發家業務,也是與主流網絡視頻最大的差異化。 近日李旎表示,“2019年,B站國創區上線104部作品,首次追平日本番劇供應量。同時,國創區MAU也第一次超過番劇區,總播放時長破3億小時,國創成為B站第一大專業內容品類”。 B站不是最早做動漫的,國內布局動漫的平台也不止B站一家,優愛騰三家都有動漫產業。在陳叡看來,B站的優勢是“擁有幾乎所有年輕的熱愛動漫的用戶,B站在內容儲備、IP積累等方面也在增強”。 根據第三方艾瑞咨詢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動漫行業總產值規模達1941億元,在線動畫用戶規模達3億人。市場和用戶規模是各大平台卡位動漫的原因,不過該行業專業性較強,制作週期長,無論對于B站還是視頻、泛娛樂對手而言,都不是一塊能輕易攻下的陣地。原標題:微信成網絡詐騙使用最頻繁的作案工具 最高人民法院11月19日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6年至2018年網絡犯罪案件已結4.8萬餘件。近兩成的網絡詐騙案件是在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後進行的。 最高法信息中心副主任孫福輝介紹,網絡犯罪案件量及在全部刑事案件總量中的佔比均呈逐年上升趨勢,以互聯網為工具實施詐騙的情況在東南沿海地區最為嚴重,福建、浙江、山西等10地利用網絡手段實施犯罪的案件佔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平均每件網絡犯罪案件涉及2.73名被告人;四分之三的網絡犯罪案件被告人年齡在20週歲至40週歲之間,年齡為28週歲的被告人最多;未滿18週歲的被告人佔比逐年降低。網絡犯罪案件中,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被告人最多,佔比達37.21%。 網絡犯罪案件中,近三分之一的案件屬于網絡詐騙案件。近年來,網絡詐騙案件佔全部詐騙案件的比例上升趨勢明顯,2017年為7.67%,2018年猛增至17.61%。 2018年,連江彩券行微信超過QQ成為網絡詐騙犯罪中使用最為頻繁的犯罪工具,超半數網絡詐騙案件中均有涉及應用微信實施詐騙的犯罪情節。 被告人在實施網絡詐騙案件時,冒充他人身份實施詐騙的案件佔比達31.52%,以招聘為誘餌實施詐騙的案件佔比在2018年大幅上升。在冒充類型的網絡詐騙案件中,被告人多冒充女性或熟人;近20%的網絡詐騙案件具有精準詐騙特征。 最高法刑三庭副庭長羅國良介紹,近年來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層出不窮,比如“殺豬盤”詐騙就是婚戀交友型詐騙和網絡賭博型詐騙的結合。詐騙分子往往是在各大婚戀交友網站或社交平台尋找目標,以婚戀交友為幌子把這些人誘騙到早已設計好的境外博彩網站進行賭博,或在境外的網絡平台進行投資,聲稱可以利用網絡漏洞賺錢,誘騙受害人投入大量資金。犯罪分子把被騙的一方叫做“豬仔”,把建立戀愛關系的過程叫做“養豬”,把實施詐騙叫做“殺豬”。 進行兼職型詐騙的犯罪分子通過網絡平台發布網絡兼職信息,利用“刷單返利”作為幌子,只要參與就要交一定的保證金。前期,犯罪分子會給一部分兌現返利,但到一定時候就會分配一個大資金任務,完成任務才能獲得返利。受害人就這樣不斷地陷進去,最後血本無歸。 此外,中國醫師節常見的還有“低息免押連環套”,詐騙分子往往抓住借款人急于用錢的心理,以低息免押等為噱頭,13支單機但放款要先收各種手續費,本是一個小額貸款,最終卻讓受害人付出了高額的代價。 羅國良說,這些詐騙手段就是利用了兩個字,“貪”和“急”。他提醒,有效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第一,要有強烈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個人信息不要存手機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提供。第二,做到幾個“不要”,不要向陌生賬號匯款;不要連接陌生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驗證碼;不要輕信各種網絡交友;不能有貪小便宜、想一夜暴富的想法。“天上掉餡餅,必定有陷阱”,遇到可疑情況要及時報警,配合公安機關及時破案。(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