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方法-小昆凌
科創板開市一週年逐步釋放改革紅利7月22日,是科創板開市滿一週年的日子。一年來,在科創板掛牌的企業已達到132家,累計融資超過2000億元。僅從掛牌公司數量與融資額上看,科創板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更重要的是,科創板對于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科創板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從高層提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到科創板于去年7月22日開市,期間只經歷了8個多月的時間,也讓市場見證了什麼是“科創板速度”。事實上,“科創板速度”只是科創板發展過程中一種表象而已,科創板在制度上的不斷變革,才是資本市場關注的重點。 總體而言,科創板在三個方面的改革最受矚目。一是新股發行試點注冊制。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歷經了額度制、審批制、核準制階段後,才步入注冊制試點。在審批制、核準制時期,由于發行人能否上市由證監會相關部門把關,導致證監會需要對發行人的質地、信息披露等多方面進行“背書”,這讓證監會在當裁判員的同時,也需要扮演好運動員的角色。而作為監管部門,角色的錯位,並不利于其履行監管的職責。 二是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科創板推出了五套上市標準,涉及預估市值、淨利潤、營收、研發投入、現金流、科研成果等,是否盈利不再成為唯一的財務衡量指標。而且,像虧損企業、同股不同權企業、紅籌企業等在科創板上市不再有制度上的障礙。更加包容的上市條件,實際上增強了資本市場的包容性,無形中也進一步提升了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對于今後迎接像阿裡巴巴等類似企業的回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外,科創板實行差異化的交易制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新股上市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自第六個交易日開始個股漲跌幅限制在20%。相對于科創板企業發展所存在的不確定性,再加上差異化的交易制度,這也意味著科創板的投資風險增加了,對于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創板不斷深化制度改革,以及一年來的平穩運行,客觀上在資本市場產生了一系列且積極的連鎖反應。創業板改革的啟動就是科創板改革的成果之一。創業板推出10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