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百家樂技巧疫情下出版行業的自救與突圍 作者:nb11 2020 年 6 月 16 日 閱讀提示 持續發力線上資源開放,線下抓緊推動疫情相關讀物的出版,各家出版社都在尋找自己的突圍之路。 日前,NPB日本職棒中日一款名為“天鵝微課”的APP正式上線,這是一款包括名家直播、精品課程、問答庫等多個功能板塊的課程直錄播軟件。從春節之後,推出這款APP的接力出版社陸續向讀者提供了免費電子書、有聲書及公益閱讀課程。原定5月出版的該社“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叢書第二輯《鐘南山:生命的衛士》的電子書也先于紙質書于2月18日提前全網上線。 這是疫情影響下出版業的一個縮影:在持續發力線上資源開放的同時,線下抓緊推動疫情相關讀物的出版。這既是出版社的“自救指南”,也成為行業的一條“突圍之路”。 線上資源紛紛開放 疫情初期,各家出版社就開始發力線上資源開放。 1月30日,人民出版社特別提前推出了主題圖書《中國疫苗百年紀實》電子書,並在多家數字平台同步上線,麥克電子遊戲場免費供公眾閱讀。該書紙質版原計劃2月底出版,6個月後再出版電子書。 同日,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人文讀書聲”有聲店鋪推出免費暢聽活動,讀者可在線免費領取“月度暢聽卡”,線上遊戲評分收聽《圍城》《紅星照耀中國》《簡愛》《牽風記》《穗子的動物園》等經典名著和當代文學作品有聲版。此後,該社宣布向社會免費開放各類閱讀資源。 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多家數字內容平台反饋,疫情初期的春節前後,新增用戶數量相比平常有超過20%的增長,539怎麼才會中獎有的平台新增用戶數相比一般時期甚至增幅超過300%。新增用戶數增長的同時,日均活躍用戶數也有10%~30%不等的增長。數據同時顯示,用戶在各大平台上的閱讀和內容使用以文學、傳記、社科、科學知識類為多。 記者則注意到,疫情防控類和教育類成為此次線上資源開放的兩個重要門類。 早在1月23日,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包括常識篇、預防篇等章節,介紹了該病的臨床表現、公共場所注意事項等內容,電子版可免費閱讀;2月2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1.0數字版上線;2月7日,《抗疫期間中小學生及家長心理防護手冊》電子書發布…… 而受疫情影響,學校開學時間一再延後,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免費開放“人教點讀”數字教學資源庫為代表,各出版社免費開放了海量教學資源平台,涵蓋大中小各級各類教育,與大家分享。 “超常規”組織防疫讀物出版發行 “春節期間,我社積極迅速組織疫情防控出版項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20》實現了3天組稿定稿,5天出版紙質圖書,並通過版權輸出助力全球抗疫。”山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胡長青介紹,同時該社連續出版了《新型冠狀病毒兒童防疫繪本》《溫“心”戰“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防疫科普手冊》兩種電子書。 像山東人民出版社一樣,雖然許多出版社新書出版週期延長,但是“超常規”出版發行疫情讀物卻成為大家的選擇。 中國版本圖書館館長劉成勇接受採訪時表示,截至2月底,在出版物數據中心登記的涉及新冠肺炎的選題有140多種,內容涉及科普知識、疫情防控、健身防疫、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文學作品等等。 許多疫情相關文學作品也迅速走紅。加繆的《鼠疫》、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理查德普雷斯頓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度佔據了當當熱銷電子書前3個席位。出版社快速反應,上海譯文出版社分別加印了5萬冊《鼠疫》《血疫》。 隨著疫情在海外擴散,中國出版界也積極向海外輸出疫情相關圖書的版權和翻譯多語種圖書,助力全球戰疫。五洲傳播出版社聯合人民衛生出版社緊急推出英、意、日、韓、法、西、波斯共7個文種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防護手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手冊(英文版)》供公眾免費閱讀;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幫助《寫給孩子的病毒簡史(彩繪本)》《等爸爸回家》走出了國門,並代理了《張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防治手冊(漫畫版)》等熱門圖書的版權,連江彩券行將它們推廣至全球多個地區…… 突圍之路 “不管疫情來不來,在5G時代、互聯網時代,數字化出版都是要做的。”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說,長期的數字資源儲備和運營經驗為此次“抗疫”出版調整奠定了基礎,所以這次實踐並不是一次“抵禦式”的調整,而是接力出版社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主動出擊。 每一次危機都是“危”與“機”的並存,各家出版社也在尋找自己的突圍之路。 “新時代出版的新動能依稀顯現。”上線喜馬拉雅的聽書項目《大秦帝國》,疫情期間實現了翻番式放量激增,瑪雅真人疫情的兩個月時間收益達50多萬元,是節假日的2倍、工作日的4倍。這讓胡長青認為,非接觸性經濟已優勝于傳統業態。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李岩則認為,由于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出版的優勢,數字出版物會逐漸成為出版業的主導地位,並且在出版國際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用戶習慣發生一定改變,在線教育的電子教材和配套資源將是數字出版發展的重要風口。而如何避免同質化、如何找到數字出版盈利模式,則是數字出版亟須解決的問題。(記者 鄧崎凡) 俄羅斯農業部17日說,俄羅斯可能5月中旬至6月30日暫停向歐亞經濟聯盟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出口多種糧食。 俄羅斯政府3月31日決定對多種糧食實施出口配額制,配額總量為700萬噸。這一措施限制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出口歐亞經濟聯盟以外的國家。 農業部副部長奧克薩娜盧特17日說:“配額制實施期限為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配額耗盡以後,俄羅斯在這段時間將暫停向歐亞經濟聯盟以外的國家出口糧食。依據配額消耗速度,出口預計將在5月中旬暫停。” 俄羅斯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17日,俄羅斯糧食出口配額剩餘420萬噸。盧特說,農業部不打算增加這一期間的糧食出口配額,且7月1日以後維持配額制。 另外,她說,與俄羅斯同屬歐亞經濟聯盟的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不受配額制限制,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已經提出訂購意向。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由于遭遇幹旱,2010年一度全面禁止小麥出口,震動全球市場。土耳其、埃及和孟加拉國是俄羅斯小麥的主要買家。 路透社報道,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買家,埃及本週向俄羅斯訂購18萬噸小麥,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戰略儲備。這批小麥定于5月中旬至6月初分三批裝運。如果俄羅斯的糧食出口配額5月中旬用完並暫停出口,可能會影響埃及最近幾次的訂購。 俄羅斯的多個鄰國也是主要小麥出口國,4月初同樣出台糧食出口限制措施,以保證疫情期間國內市場供應。(安曉萌)(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