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讚電子遊藝場-超額責任險 作者:nb11 2020 年 11 月 1 日 金讚電子遊藝場廣袤鄉村注入新動能 夏糧豐收、產業復蘇、投資增長 廣袤鄉村注入新動能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今年以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牢牢穩住了農業基本盤。 “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有效發揮了‘三農’壓艙石作用。”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說,當前,要進一步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加快“三農”補短板等重點領域,採取有力有效措施和超常規舉措,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米袋子”“菜籃子”供應充足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病蟲害偏重發生等風險挑戰,我國千方百計抓好農業生產,確保糧食及“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 上半年,全國夏糧克服了局部幹旱、暖冬旺長、“倒春寒”、小麥病蟲害等不利影響,再獲豐收,產量達到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同比增長0.9%,創歷史新高。目前,早稻收獲已基本結束,增產趨勢明顯。 力促早稻增產是今年國家確保糧食安全的關鍵之舉。“今年早稻生產呈現三大亮點。”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一是早稻面積比上年增加470多萬畝,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勢頭;二是南方洪澇災害沒有逆轉總體增產趨勢;三是優質早稻面積達到46.2%,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展望秋糧,今年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在田作物長勢良好,全年糧食豐收有較好基礎。 總的看來,“米袋子”“菜籃子”供給充裕,超額責任險市場價格總體穩定。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上半年稻谷、小麥和玉米三種糧食集貿市場月均價每百斤121.24元,同比持平。全國冬春蔬菜總產量1.7億噸,雅典娜娛樂城評價同比增長2%,30類主要蔬菜品種平均地頭價同比下降8.4%。水果價格先漲後跌,6種水果批發市場均價同比下降13.4%。 “近期,洪澇災害對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影響是局部的、階段性的。”潘文博介紹,各地通過加強機具調配,確保早稻顆粒歸倉、晚稻適時栽插;同時搶排田間積水,及時改種短生育期作物,促進災後生產盡快恢復,減輕災害損失。 產業加快復蘇,就業創業渠道有效拓寬 4月以來,全國涉農企業全面實現復工,目前產能已基本恢復到常年水平。上半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6.2萬億元。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介紹,近幾個月鄉村休閒旅遊業逐步復蘇,復工復市率穩步提升,接待遊客量穩步增多,營業收入穩步增加。6月,規模以上休閒農業經營主體復市率已經超過九成,接待遊客量比上月增長一成,已恢復至去年同期60%。 今年年初,許多返鄉農民工因疫情滯留鄉村。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分析,要通過扶持企業生產經營和產業發展,完善農民工外出務工環境;同時,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徐國勇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和富民鄉村產業,增加農民在農業內部就業的規模容量。 “鄉村產業加快復蘇,不僅有效保障了市場供給,金城分局長胡淑淨還帶動了農民就業增收。”曾衍德說,隨著一大批涉農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到崗就業、共享就業等形式,為鄉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其中超過70%為農民工。截至7月底,全國新增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1300多萬人。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今年在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中,各地進一步提高補助標準,支持返鄉留鄉農民工、退伍軍人等參加技能培訓,補齊農業領域知識技能短板,博金娛樂為他們就地就近就業創造更好條件。 人地錢要素持續匯入,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 上半年,27個省份發行用于農業農村的地方政府專項債865億元,累計向金融機構推薦農業中小微企業10萬家,貸款餘額達1407億元。 “農業農村投資逐步回升,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加快補齊短板。”魏百剛說,當前,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關鍵是抓住國家擴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的難得機遇,努力增加用于農業農村規模。 多元投資拉動下,高標準農田、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等一大批鄉村重大項目落地實施。上半年,超額責任險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8296億元,同比增長3.8%,增速分別比第二、第三產業投資高出12.1個和4.8個百分點。高標準農田建成規模佔年度任務量的54%,重點地區新改戶廁300多萬戶。 今年一號文件提出,抓好農村重點改革任務。上半年,四川、山東等省份已分批組織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推開,全國已有超41萬個村完成改革,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6億多人。 “鄉村振興,既要真金白銀地投,也要實打實地幹。”魏百剛表示,接下來,將繼續通過深化農村改革,喚醒沉睡的資源,撬動鄉村發展活力。同時,不斷優化鄉村創業環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鄉土情懷、創業激情和奉獻精神的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為廣袤鄉村注入新動能。記者 鬱靜嫻 一次性吃掉15份涼皮、20個漢堡包、7斤牛排……隨著短視頻、直播等行業興起,“吃播”近來在網絡上越來越火。做美食、品美食、分享美食本是豐富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些“吃播”博主為賺取流量,暴飲暴食,不僅讓美食變成了“胡吃海塞”,也與健康飲食、節約糧食等理念背道而馳。不少專家表示,這種“大胃王”式獵奇性質的吃播秀,無疑是一種浪費食物、誤導消費的行為。 對于“吃播”博主來說,做吃播的最終目的就是將內容轉化為收益。有位“90後”“吃播”博主說,“如果我吃的多,禮物打賞就會很多,最高的時候直播3小時,就能拿到2000元”。 “利益驅使之外,‘大胃王’式吃播的盛行,反映出對食物的錯誤認識。”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科協聘科學傳播首席專家範志紅分析說,過去人們吃東西只是為了滿足身體需求,“如今隨著短視頻和直播興起,一些人關注吃播秀更多是出于獵奇心理”。 “大胃王”式吃播最大問題在于對健康飲食概念的顛覆。據了解,金讚電子遊藝場一些所謂的“大胃王”並不是真的,有很多博主吃完就去催吐、吃瀉藥,然後再吃,還有一些博主通過視頻剪輯手段隱藏部分內容,在欺騙觀眾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損害。一些青少年在看了這些博主的吃播後,甚至開始效仿這種行為。 日前,國家網信辦負責人在工作部署會上表示,專項整治開展2個月以來,理財規劃人員考古題各部門依法處置158款違法違規直播平台,掛牌督辦38起涉直播重點案件,督促平台清理有害賬號及信息,封禁一批違法違規網絡主播。 “下決心整治吃播亂象是合情合理的,食物是帶給人類健康的,是讓我們感受生命美好的,不是弄虛作假、透支身體、嘩眾取寵的斂財工具。”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瘋狂吃播和普通人沒有節制的飲食,既浪費糧食又損害了健康。 記者發現,對于吃播行為,近日多家平台均已增加了相應措施加以限制。比如,在B站搜索“大胃王”等關鍵詞時,在首條醒目位置增加了“珍惜糧食,合理飲食”的提示語。一些博主過去在多個視頻平台發布的吃播內容也已被清空。 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浪費糧食行為,一經發現,平台將在第一時間按違規程度處罰。快手平台稱,一旦發現用戶創作中有暴飲暴食,以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賬號等處罰。微博平台也呼籲廣大用戶樹立珍惜糧食的理念,同時要求所有“吃播”博主努力推廣正確的飲食消費觀念。 可以預料的是,在精準監管之下,“大胃王”式吃播亂象將大為減少。但需要警惕的是,一旦監管降溫,吃播亂象仍有可能反彈,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據統計,我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達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朱毅認為,遏制餐飲浪費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還需要全社會培養節約意識,樹立健康的飲食理念,努力同食物浪費現象作鬥爭。記者 吉蕾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