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娛樂電腦版-少年之名男粉代喊 作者:benson 2020 年 8 月 30 日 變與不變看兩會2020年兩會記者觀察原標題:變與不變看兩會──2020年兩會記者觀察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楊依軍)5月下旬,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九州娛樂電腦版從全國各地匯聚北京人民大會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遲了兩個多月的2020年中國兩會,展現出了諸多變化,比如:代表委員們戴著的口罩,壓縮的會期,晚間的會議,不見面的採訪,嚴格的會務防疫舉措…… 隨著會議的進程,人們發現,這些改變絕不簡單。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新華社記者李學仁 攝) (一)變的是形式 不變的是初心 在全球疫情仍然令人憂心的形勢下,少年之名男粉代喊舉行至少有數千人參與的大型政治活動,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全國兩會的組織者為此進行了精心和週密安排。 22日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前,瑪雅真人來自中國疫情防控主戰場──湖北省一家醫院的全國人大代表羅傑,第一個亮相“代表通道”。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代表通道”通過網絡視頻方式進行。面對記者的遠程提問,羅傑聲情並茂地講述了一個多人醫療團隊全力救治一位87歲新冠肺炎患者的故事。 “我們全心全意守護每一個生命。”羅傑說。 這一幕,通過電視和互聯網向全國和全球直播。 習近平總書記在電視上看到了羅傑的講述。當天下午,在參加自己所在的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特意講起這件事,說對羅傑的話“印象深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習近平說。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國在全球範圍率先有效控制疫情的秘訣之一,也是中國兩會推遲、又能在合適時間召開的原因所在。 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存在,防控要求絲毫不能放鬆。 為了保證會議順利舉行,組織者採取了非同尋常的防疫舉措。 人們被要求保持“社交距離”;開會時如果不發言要戴口罩;洗手液、消毒濕巾、測溫儀隨處可見;從代表委員住地到人民大會堂交通實行“閉環管理”;一些會議和採訪活動改以視頻連線方式進行。 “之前聽說可以接受採訪,沒想到是這種形式。”在網絡視頻採訪間,來自湖南的全國政協委員李微微笑著對記者說,這樣快捷、高效。 代表、委員,乃至每一名普通工作人員,都對會議採取的防疫措施表現出極高的配合度。在經過數月艱苦鏖戰之後,成功舉行這次匯聚民意民智的中國兩會,是這場盛會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意願。 (二)變的是日程 不變的是內涵 這次兩會會期一共8天。而2013年到2019年,兩會的會期最長達到18天,最短也有11天。 特殊時期的全國兩會,會期壓縮了,議程並沒有減少。 以全國人大會議為例,今年的議程有九項,除了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幾個報告,還有備受關注的民法典草案,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 由于日程緊湊,有些過去在白天舉行的會議,改在晚上進行。21日,當大會新聞發言人張業遂走上發布台的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21時40分了。 代表、委員們還發現,他們審議討論的好幾份報告,與往年相比變短了。其中,政府工作報告只有1萬字出頭,篇幅比去年減少近一半。 篇幅雖短,內容並未“縮水”。 “六保”“六穩”等成為報告關鍵詞──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處處體現著濃厚的民生關切。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陝西省鹹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紡織工人堅守在復工復產一線,搶抓工時完成生產任務。(新華社記者張博文 攝) 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重要領域立法;依法做好監督工作;聚焦黨和國家重大工作部署,預安排了29個監督項目;聽取審議關于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情況的16個工作報告。 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履職盡責;開好“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就制定“十四五”規劃等調研建言。 兩高報告幹貨滿滿,披露了許多重要信息,所提懲治涉疫犯罪、高壓反腐、掃黑除惡等法治重點,彰顯司法力量和溫度。 代表委員說,今年的報告“最大程度體現了務實和實幹”。 (三)變的是形勢 不變的是使命 最大的變化還是兩會召開時的世界形勢。 疫情“大考”之下,如何推動中國這艘巨輪在波詭雲譎的國際環境中破浪前行、行穩致遠,是代表和委員們共同思考的問題。 “危”與“機”的關系,中國領導人在這次兩會上多次強調。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政協經濟界委員時說:“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全國政協委員斯澤夫來自哈爾濱一家電氣公司。他說,雖然當前面臨著巨大挑戰,香港發生大劫案但更要拿出信心和勇氣,推動技術、管理等各方面發展升級。 這是全國人大代表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金良快 攝) 許多代表和委員從各自的角度,準備了建議、議案和提案。 有的系統總結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經驗,反思短板、漏洞和不足,建議全面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有的圍繞疫情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造成的影響,狠愛演提出要採取多種舉措確保攻克絕對貧困最後的堡壘; 有的著眼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議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 還有許多基層代表,把身邊普通人的意見、建議帶到北京來,在人民的殿堂表達老百姓最真誠樸素的情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同往年一樣,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入不同團組,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 國務院辦公廳的專班工作人員挑燈夜戰,宜蘭縣彩券行梳理代表委員們的意見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甘霖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社記者李鑫 攝) 不方便到各駐地會場“旁聽”,就採取熱線電話、網絡視頻、會議簡報等方式。“要讓代表委員感受到,他們的聲音我們在認真傾聽。”一位參與專班的工作人員說。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道“加試題”,代表委員們齊心協力,努力交出一份讓人民滿意、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履職答卷。 “(中國兩會)還是舉行了。這是北京發出的最強烈信號: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德國《明鏡》週刊網站評論說,“日常生活又回來了。 這句感慨的背後,是一種深切的感悟,本次兩會:變化的是開會的形式,不變的是為民服務的宗旨;變化的是外部環境,不變的是對初心和使命的堅持;變化的是發展環境,不變的是攻堅克難的信心和決心。“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十四五”規劃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5月22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為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擘畫藍圖”,兩會代表委員心中激蕩。 來自新聞出版廣電等領域的代表委員們認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行業的“十四五”規劃要有相應的體現,作出應有的貢獻。 高質量是出版業生命線 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譚躍介紹,中版集團“十四五”規劃正處于研究論證階段。初步考慮是,把出版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規劃的主線和靈魂。通過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對集團出版高質量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在資源配置、政策安排、指標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等方面作出統籌安排,制定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希望經過5年的努力,少年之名男粉代喊中版集團持續提高發展質量,文化引領作用更加突出,講好中國故事,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豐富的中國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定承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貴州出版集團黨代會確立了未來5年‘雙百雙優’的奮鬥目標,即實現資產和營收過百億,成為優秀的文化陣地和優秀的市場主體。” “‘十四五’期間,集團將圍繞這一目標,精準推進高質量發展、市場化改革、科學化管理,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打造貴州出版高原,重塑貴州出版高峰。”黃定承說。 當前,我國文化供給面臨的已經不是“有沒有、夠不夠”的問題,九州娛樂電腦版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民進中央提交的相關提案中提出,“文化產業不僅要為文化消費者提供準確的資訊和知識信息,還要滿足人們的娛樂需要,更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精神價值追求。要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適應新時代文化生產和消費的深刻變化,把創作生產優秀文化產品作為中心環節,突出文化產品的內容創意和價值引領。通過高質量文化產品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加大期刊業資金扶持力度 截至2018年,我國期刊數量達到10139種。這些期刊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促進理論創新和學術進步,推動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期刊發展面臨諸多困難,急需解決兩個政策問題,一個是期刊出版尚未納入國家出版基金資助範圍的問題,另一個是期刊增值稅問題。為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呼籲“十四五”規劃中完善財政政策支持期刊業發展。 吳尚之說,目前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類別有圖書、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等,而期刊多年來一直未納入國家出版基金評審資助範圍。期刊定價低,發行銷售成本高,利潤率低,發行銷售更加困難,更需要給予支持。另外,《關于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僅對所列6類期刊出版環節執行100%先征後退政策,對其他絕大部分期刊執行50%的先征後退政策。在免征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方面,並未將期刊列入免征範圍。 對比之下,吳尚之建議財政部門參照《關于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優惠政策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完善支持期刊發展的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政策,對所有期刊出版執行100%先征後退政策,免征期刊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支持和推動期刊業發展。 加快主流媒體融合發展速度 “4·20”蘆山地震、“6·17”長寧地震、涼山森林火災和雅安洪澇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應急廣播就成了很多四川鄉鎮幹部的嘴、村社幹部的腿,發揮了緊急疏散群眾和提前預警的重要作用。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王兆建議,將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重點支持項目。 實踐證明,應急廣播可為農村疫情防控織起“安全網”。王兆建議,運彩官網將應急廣播系統與縣級融媒體中心、城市數字信息管理服務中心統籌建設,以便為應急指揮、便民利民、績效監察和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5G時代發揮主流媒體主陣地作用,在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泉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協主席駱沙鳴看來十分有效。駱沙鳴建議,“十四五”時期要進一步借助互聯網技術,運用好媒體“中央廚房”,充分發揮國家媒體融合的引領作用和主流媒體的帶動作用,將文化自信植入文化創意和新媒體文化傳播中。 “我是一個老傳媒,曾經在電視台做新聞工作12年,對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比較感觸非常深。”抗擊疫情以來,新媒體發揮的巨大作用引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關注。王黎光說,新媒體的傳播力是驚人的,現在快手、喜馬拉雅、優酷、抖音的碎片化傳播方式,已經成為文化文藝非常主流和時尚的傳播辦法。建議“十四五”期間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精心組織、精良制作,推動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發展。 將全民閱讀納入國家戰略 10多年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一直在呼籲建立國家閱讀節。在朱永新看來,節日的功能除慶祝之外,莫過于提醒。“提醒我們思考:能否為鄉村的孩子、弱勢群體的孩子、邊遠地區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圖書?能否有更多的閱讀推廣人、志願者為這些孩子提供閱讀指導,讓他們享受閱讀、熱愛閱讀、學會閱讀?能否加強西部地區、民族地區、薄弱學校的圖書館建設,幫助他們辦好身邊的精神食堂?” “與建立國家閱讀節相配套,我們建議把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戰略。”朱永新說,深水炸彈“我們應該成立國家全民閱讀指導委員會,建立國家全民閱讀基金,制定國家公共圖書館和大中小學圖書館標準,為貧困家庭和弱勢人群發放免費購書券,為新生兒贈送閱讀包。相信通過倡導全民閱讀,讓每個孩子、每個家庭、每所學校都能夠得到相對公平的閱讀資源,社會的公平和教育的公平就有了最基礎最根本的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文獻中心引文數據庫研究員劉篠敏也認為,倡導全民閱讀符合新時代發展的整體要求,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但仍需不斷激發全民閱讀的熱情,使之成為一種社會風尚和文化自覺。(記者 章紅雨 孫海悅 袁舒婕 郝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