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青哥小鋼珠店-金鷹女神禮服
綠色交通制度建設駛入“快車道” 助力交通強國建設“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 發展綠色交通,不僅關系著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還關系著全國生態環境大局。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將綠色發展作為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明確提出要促進資源集約利用、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 “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部發布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努力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交通運輸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全力構建節能環保、生態集約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在此基礎上,交通運輸部還印發各細分方案,將綠色交通目標分解成一項項任務,扎實穩步推進。 隨著交通運輸綠色發展頂層設計的日益完善,綠色交通發展基礎能力持續提升,綠色交通制度建設駛入“快車道”,一幅青山綠水、江山如畫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在神州大地鋪展。 宜公則公 宜鐵則鐵 宜水則水 以“宜公則公、宜鐵則鐵、宜水則水”為目標,優化運輸結構,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重頭戲”。 2019年9月28日,綿延千裡的浩吉鐵路開通運營。浩吉鐵路上運行的每列重載列車,可以替代320多輛載重30噸的貨車,這將有力推進“公轉鐵”,促進運輸結構調整、提升運輸效率。 “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部支持集疏港鐵路建設,進一步優化道路資源和交通運輸資源的分配,督促指導各地推動大宗貨物集疏港運輸向鐵路和水路轉移,港口、園區“公轉鐵”初見成效,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水平穩步提升。 據統計,2018年至2019年,京津冀及週邊地區共建成鐵路專用線25條,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84.14億噸,同口徑下較2017年累計增長約6.42億噸;水路貨運量累計完成144.99億噸,累計增長約7.9億噸;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運輸量累計減少約2.4億噸。 “公轉鐵”“散改集”的多式聯運體系,具有產業鏈條長、資源利用率高、綜合效益好等特點,是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 “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部推動發布《國內集裝箱多式聯運運單》等標準,開啟我國多式聯運發展的新征程。目前,交通運輸部已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了3批共70個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指導21個省份制定了多式聯運實施方案,支持安徽、江蘇等地組織開展省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2019年,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515.5萬標箱,同比增長14.2%。春江水暖“船”先知。鐵水聯運與江海聯運一起,進一步降低了長江經濟帶和沿海經濟帶的大宗貨物物流成本。 車船清潔上崗 讓天更藍、雲更白 今年4月,江蘇蘇州港太倉港區完成高壓岸電連船供電;5月,南京港完成高壓岸電連船供電。江水碧綠、空氣清新,轟鳴聲降、油煙不起……隨著岸電應用普及,港口區域面貌一新。 運輸裝備的清潔綠色水平,直接影響著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水平。“十三五”以來,交通運輸部積極推動綠色運輸裝備的制造推廣,引導LNG船舶、電動船舶新建或改造,推廣應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支持高污染高耗能運輸船舶提前淘汰。 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深入實施《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指導各地海事管理機構開展控制區監管工作;制定《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監督管理指南》,明確船舶燃油供給、使用,岸電及清潔能源使用的檢查要求。 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共建成港口岸電設施5400多套,覆蓋泊位7000多個。據測算,2019年船舶共減排硫氧化物約44萬噸、顆粒物約6萬噸,相比2018年分別減少76%和72%。 在車輛方面,交通運輸部著力推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加快公交車新能源化。2017年年底,全國公共汽電車中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輛佔比超過50%,提前實現了原定2020年的目標。2019年年底,綠色能源車輛佔城市公共汽電車的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