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電子遊戲場教師說課、講課、聽課、評課 作者:nb11 2020 年 6 月 13 日 教師如何說課 (一)說課要求六說: 即說課標、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訓練、說程序。 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結點。教法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而選擇的,克里夫蘭印地安人是達到教學目標的手段;訓練包括課內的和課外的,MLB費城費城人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程序則是優化教學過程和優化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案。 六說構成說課的整體內容,也構成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二)六說的具體要求 1、說課標主要說兩點: (1) 所選課題在本科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要依據課標所規定的教學原則和要求,在整體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和編寫意圖的前提下,通過分析新選課題(章、節、課)內容特點,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地位。通過分析新舊知識的聯系,539研究院youtube確定其在整體或單元教學中的作用。 (2) 根據地位和作用。 制定本課題的學習目標,通常從三方面來制定: A、思想教育目標 □、思想政治教育——如道德品質教育等 □、學習品質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毅力、態度、方法、習慣等 □、思維品質教育——各學科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特點,需要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B、知識傳授目標 主要指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北京賽車pk10助贏軟件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標 記憶什麼,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動用什麼,評價什麼,綜合什麼,在課標中要有明確的要求。 2、說教材 主要說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和處理,包括理論上的理解,知識點的解析。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分析教材是常規備課的重點,也是說課的重要內容,但說課更要側重說明處理教材的理論依據和採用的處理方法,捕魚機干擾器而不對某些具體知識作更多的解釋和說明。如語文的解釋詞義,歸納段意,數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釋等。 3、說學生 主要是分析學情,如學生的原有基礎,學習本課題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分別,以及學法指導等。 學生情況是教學的重要依據,難點的確定,教法的選擇,明珠坊娛樂場課堂訓練的設計都應根據學情而定。但這是常規備課中最薄弱的一環。大多數老師習慣于精英教學,全國電子遊藝場喜歡從高點來設計,而忽視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如何。說課,把說學生提出來,就是為了加強教與學的針對性,使老師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學生身上,匹茲堡海盜收受實在的課堂實效。 4、說教法 主要說明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問題不再于什麼方法最好,什麼手段最簡便,而要根據教材的特點,網頁博弈遊戲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及教學設備的情況等,來說明選擇某種方法和手段的依據。有些教法不能從理論上講是科學的,合理的,但是有選擇運用它,要看學生的實際,所以說教法的選擇,最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情的分析。 5、說訓練 主要說明訓練的目的,訓練方式,訓練題目的設計。訓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的重要環節。 課堂教學中的訓練,要根據學習目標來設計,基隆市彩券行為目標而服務。 訓練一般分為:□ 形成性□ 鞏固性□ 分層能力訓練三種類型。 對應解決分別為:□、主要檢查學生對概念、定義、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根據學生掌握情況,使上中下三類學生通過此練習都有所得,培養能力。 6、說程序 說明整堂課的教學流程,即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我們常說的優化課堂結構即指教學程序的設計、說課的內容是六說,方法有兩種。 一是將材料按六說分六塊,一一分別來說,這樣說材料容易組織,條理清晰,但藝術性不強,給人以支離破碎的印象。 二是綜合組織,按教學程序來說,將六說內容分布在各教學環節中,這樣說藝術性強,流暢,渾然一體,但組織材料費力,還會條理不清。 總之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說課方法。 本文標題:教師說課、講課、聽課、評課的訣竅 手機頁面:http://m.dljs.net/dljx/fangfa/8664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fangfa/86644.html 維度一:學生學習。觀察視角:準備/傾聽/互動/自主/達成 維度二:教師教學。觀察視角::環節/呈示/對話/指導/機智 維度三:課程性質。觀察視角:目標/內容/實施/評價/資源 維度四:課堂文化。觀察視角:思考/民主/創新/關愛/特質 維度一:學生學習 視角——觀察點舉例 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了什麼?是怎樣準備的? 2、準備得怎麼樣?有多少學生作了準備? 3、學優生、學困生的準備習慣怎麼樣? 傾聽 4、有多少學生能傾聽老師的講課?能傾聽多少時間? 5、有多少學生能傾聽同學的發言? 6、傾聽時,學生有哪些輔助行為(記筆記/查閱/回應)?有多少人? 互動 7、有哪些互動行為?學生的互動能為目標達成提供幫助嗎? 8、參與提問/回答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9、參與小組討論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10、參與課堂活動(個人/小組)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質量如何? 11、學生的互動習慣怎麼樣?出現了怎樣的情感行為? 自主 12、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多少?有多少人參與?學困生的參與情況怎樣? 13、學生自主學習形式(探究/記筆記/閱讀/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14、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序嗎?學生有無自主探究活動?學優生、學困生情況怎樣? 15、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如何? 達成 16、學生清楚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嗎? 17、預設的目標達成有什麼證據(觀點/作業/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達成? 18、這堂課生成了什麼目標?效果如何? 維度二:教師教學 視角——觀察點舉例 環節 19、由哪些環節構成?是否圍繞教學目標展開? 20、這些環節是否面向全體學生? 21、不同環節/行為/內容的時間是怎麼分配的? 呈示 22、怎樣講解?講解是否有效(清晰/結構/契合主題/簡潔/語速/音量/節奏)? 23、板書怎樣呈現的?是否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幫助? 24、媒體怎樣呈現的?是否適當?是否有效? 25、動作(如實驗/動作/制作)怎樣呈現的?是否規範?是否有效? 對話 26、提問的對象、次數、類型、結構、認知難度、候答時間怎樣?是否有效? 27、教師的理答方式和內容如何?有哪些輔助方式?是否有效? 28、有哪些話題?話題與學習目標的關系如何? 指導 29、怎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作業)?是否有效? 30、怎樣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活動/作業)?是否有效? 31、怎樣指導學生探究學習(實驗/課題研究/作業)?是否有效? 機智 32、教學設計有哪些調整?為什麼?效果怎麼樣? 33、如何處理來自學生或情景的突發事件?效果怎麼樣? 34、呈現了哪些非言語行為(表情/移動/體態語)?效果怎麼樣? 35、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課堂行為(語言/教態/學識/技能/思想)? 維度三:課程性質 視角——觀察點舉例 目標 36、預設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學習目標的表達是否規範和清晰? 37、目標是根據什麼(課程標準/學生/教材)預設的?是否適合該班學生? 38、在課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學習目標?是否合理? 內容 39、教材是如何處理的(增/刪/合/立/換)?是否合理? 40、課堂中生成了哪些內容?怎樣處理? 41、是否凸顯了本學科的特點、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邏輯關系? 42、容量是否適合該班學生?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實施 43、預設哪些方法(講授/討論/活動/探究/互動)?與學習目標適合度? 44、是否體現了本學科特點?有沒有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 45、創設了什麼樣的情境?是否有效? 評價 46、檢測學習目標所採用的主要評價方式是什麼?是否有效? 47、是否關注在教學過程中獲取相關的評價信息(回答/作業/表情)? 48、如何利用所獲得的評價信息(解釋/反饋/改進建議)? 資源 49、預設了哪些資源(師生/文本/實物與模型/實驗/多媒體)? 50、預設資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 51、生成了哪些資源(錯誤/回答/作業/作品)?與學習目標達成的關系怎樣? 52、向學生推薦了哪些課外資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維度四:課堂文化 視角——觀察點舉例 思考 53、學習目標是否關注高級認知技能(解釋/解決/遷移/綜合/評價)? 54、教學是否由問題驅動?問題鏈與學生認知水平、知識結構的關系如何? 55、怎樣指導學生開展獨立思考?怎樣對待或處理學生思考中的錯誤? 56、學生思考的人數、時間、水平怎樣?課堂氣氛怎樣? 民主 57、課堂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是怎麼樣的? 58、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人數、時間怎樣?課堂氣氛怎樣? 59、師生行為(情境設置/叫答機會/座位安排)如何?學生間的關系如何? 創新 60、教學設計、情境創設與資源利用有何新意? 61、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是否有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處理? 62、課堂生成了哪些目標/資源?教師是如何處理的? 關愛 63、學習目標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不同學生的需求? 64、特殊(學習困難、殘障、疾病)學生的學習是否得到關注?座位安排是否得當? 65課堂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行為(叫答機會/座位安排)如何? 特質 66、該課體現了教師哪些優勢(語言風格/行為特點/思維品質)? 67、整堂課設計是否有特色(環節安排/教材處理//導入/教學策略/學習指導/對話)? 68、學生對該教師教學特色的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