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盤遊戲機台-美國宣布將孔子學院列為外國使團
金融委96天四次表態 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 7月1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再次就資本市場發聲。這是金融委在96天時間裡,第四次就資本市場表態。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些表態並非著眼于短期的市場走勢,意在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從四次表態的情況來看,均提及打擊資本市場造假行為:4月7日的會議提出,堅決打擊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4月15日的會議強調,對造假、欺詐等行為從重處理;5月4日的會議提出,對資本市場造假行為“零容忍”;7月11日的會議明確,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犯罪行為是資本市場的“毒瘤”,損害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危及市場秩序,制約資本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必須堅決、果斷、及時地加以糾正。 “金融委會議研究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工作要求,是監管部門通過改革和健全法制等手段,不斷夯實中國資本市場的基礎,有利于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充分認識到嚴厲打擊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證券市場違法犯罪行為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關鍵在于以法治化、專業化、市場化、常態化的原則加強制度建設,有效震懾資本市場造假和其他證券違法犯罪行為不敢發生、不易發生、不能發生,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和良好生態。 對于財務造假等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監管部門長期以來都是零容忍、強制度、嚴打擊。而集中力量查辦的一批市場高度關注、影響惡劣的重大財務造假案件,更是對市場起到了震懾作用。 在龐溟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