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它的感染、傳播機制,以及開發相關治療藥物和疫苗。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個基因組序列于1月初公布,目前已有幾十個從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基因組。科學家們已經將這些序列用于病毒的診斷測試,以及研究病原體的傳播和演變。但是,科學家們說,序列不能代替病毒樣本,而病毒樣本是測試藥物和疫苗以及深入研究病毒所必需的。世界衛生組織傳染病流行病學家Maria Van Kerkhove說:“共享病毒至關重要。”目前,除了中國之外,澳大利亞1月29日宣布獲得了病毒樣本,法國、德國等地的實驗室也準備分享從當地獲得的病毒樣本。為什麼說存在“中間”宿主中國科學家石正麗1月23日曾發表論文,
提示存在過渡期突變。這也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們猜測,存在一種或多種中間宿主。全球各地實驗室的努力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病毒學家Vincent Munster的實驗室,目前聚焦于尋找與人類感染方式類似的動物模型。他們計劃通過基因工程改造小鼠,使其具有新型冠狀病毒用來感染細胞的人類受體。這種動物模型將有助于藥物和疫苗的測試和開發。此外,Vincent Munster實驗室還開始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在唾液和空氣中的存活時間。這將有助于流行病學家了解病毒是否能夠通過空氣傳播,還是僅僅只能通過密切接觸傳播。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斯醫學中心病毒學家Bart Haagmans團隊目前正在開發一種針對病毒抗體的血液測試。它將能夠幫助研究人員確定哪些人曾接觸過2019-nCoV,但卻沒有受到感染,而且可能從未出現症狀。Haagmans團隊還在研究雪貂是否可以作為人類感染的模型。雪貂的肺部生理與人類相似,科學家們一直用它來研究流感和其它呼吸道疾病。Haagmans團隊希望測試雪貂之間是否能夠傳播病毒,借此深入了解病毒在人際的傳播。(本文綜合自nature、science網站)參考文獻China coronavirus: labs worldwide scramble to analyse live sample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262-7Mining coronavirus genomes for clues to the outbreak’s origins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1/mining-coronavirus-genomes-clues-outbreak-s-origins,